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河北医院将有大变化!事关薪酬编制、人员聘用

    信息发布者:王灵宣
    2017-11-24 10:14:02   转载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河北医院将有大变化!事关公立医院管理、监管、用人,医务人员考核、薪酬、晋升……快随小编一起来看↓↓

      进度安排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整体分方案制定、试点推进、全面推开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2017年11月-12月)。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机制、具体步骤和要求等。

      第二阶段:试点推进(2018年1月-2019年12月)。各市遴选确定2-3家公立医院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鼓励先行先试和改革创新。

      第三阶段:全面推开(2020年1月-2020年12月)。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在全省范围全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医院章程

      医院章程应包括医院性质、办医宗旨、功能定位、办医方向、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组织结构、决策机制、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群团建设,以及举办主体、医院、职工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推进院务公开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推进院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医疗联合体可成立理事会

      完善医院决策机制。

      在决策程序上,公立医院发展规划、“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以及涉及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须经医院党组织会议研究讨论同意,保证党组织意图在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组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药事管理等专业委员会,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决策事项提供技术咨询和可行性论证。

      资产多元化、实行托管的医院以及医疗联合体等,可在医院层面成立理事会。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落实医疗质量安全院、科两级责任制。

      院长是医院依法执业和医疗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拓展便民惠民服务范围

      全省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医疗联合体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推行日间手术、远程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加强急诊急救力量,畅通院前院内绿色通道。

      开展就医引导、诊间结算、检查检验结果推送、异地就医结算等信息化便民服务。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社工、志愿者服务。

      推进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机结合的“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

      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人员聘用、岗位、职称、执业医师、护理人员和收入分配管理等制度。

      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推动落实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积极为基层培养人才

      规范人才培养培训管理制度。

      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做好医学生培养工作。

      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或对口帮扶的医疗机构累计服务不少于一年。

      城市公立医院要积极为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培养人才。

      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

      强化绩效考核制度。

      将政府、举办主体对医院的绩效考核落实到科室和医务人员,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医务人员实行分类考核。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

      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并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参考。

      此外,还将从强化科研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经济运行管理制度、规范细化后勤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

      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举办职能

      政府行使公立医院举办权、发展权、重大事项决策权、资产收益权等,审议公立医院章程、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收支预算等。

      全面落实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细化落实对中医医院(含民族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

      建立公立医院政府绩效投入补偿体系。

      通过实施药品耗材限价采购、开展重点药品监控、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诊疗行为等措施,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

      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推行公立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制。

      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

      公立医院要依法依规进行经营管理和提供医疗服务,行使内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聘任、人员招聘和人才引进、内部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经营管理自主权。

      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艰苦边远地区公立医院可实行“四放一选”的招聘办法,放宽学历、专业限制,放宽年龄、工作年限限制,放宽开考比例限制,放宽分数线限制,同时加大选聘人才力度。

      强化政府对医院的监管职能

      建立综合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对各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费用以及大处方、欺诈骗保、药品回扣等行为的监管。

      建立“黑名单”制度,形成全行业、多元化的长效监管机制。

      建立问责机制。

      强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装备准入和退出机制。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严禁举债建设和豪华装修,对超出规模标准的要逐步压缩床位。

      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10%。

      强化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的会计和审计监督。

      健全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社会办医院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院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的监管,加强对营利性社会办医院盈利率的管控。

      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

      加强医院信息公开。加强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在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医院依法经营、公平有序竞争。

      改革完善医疗质量、技术、安全和服务评估认证制度。

      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切实加强医院党的建设

      1.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公立医院党组织要抓好对医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2.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坚持把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合理设置医院党建工作机构。坚持把党组织活动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推进活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载体创新,防止“两张皮”。

      3.加强社会办医院党组织建设。加大社会办医院党组织组建力度,批准设立社会办医院时,要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行属地管理与主管部门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社会办医院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规范党组织隶属关系。社会办医院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按照党的要求办医立院。返回大燕网首页>>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